2025年02月08日
第03版:

那碗甜甜的元宵

安徽合肥 冯广菊

年前,妈妈就在一口大缸里泡上10斤左右的糯米,泡上一天,直到米能用手碾碎。把糯米捞起来沥干水,送到村头的加工厂,磨成细细的糯米面。刚刚磨好的糯米面还是湿的,抓在手里使劲能捏成一团,还需要晒上几个太阳才行,这就是我的工作了。

在门口摆上两条大板凳,上面放上一个大大的竹簸箕,里面垫上报纸。我把糯米面均匀地摊在上面,然后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一边看书一边看着糯米面,防着有鸟来吃。

晒上几个小时,就起身用筷子划一划,翻一翻面粉,让它晒得更均匀。用筷子翻动糯米面时,细细的面粉随风飘上来,在冬日的阳光下飞舞,吸到鼻子里是一股淡淡的米香味。

终于等到了正月十五,妈妈拿出晒好的糯米面做元宵。元宵是滚出来的,揪一小块糯米面团,放进盆里滚,让每个元宵都沾上面粉,滚得圆溜溜的,就做好了。

把它们放入煮沸的水里,一会儿就熟了,漂浮在水面上,一个个圆润可爱。妈妈给我和妹妹每人盛上一大碗,桌子上放一碟白糖,让我们蘸上糖吃。细碎的糖粒在口中跳跃,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让人越嚼越有劲。

小时候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费那么多道工序制作一碗元宵。现在才懂得,因为爱,才会不怕麻烦去做孩子爱吃的食物。■李海波 摄影

2025-02-08 安徽合肥 冯广菊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6639.html 1 那碗甜甜的元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