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8日
第03版:

石磨汤圆爱悠长

云南红河 杨丛

也许刚经历过春节的火红热烈,老家乡村的元宵节过得随意,但母亲并不如此,年年制作石磨汤圆,寄以敬重和深爱。

记忆中,一到正月十五,幽暗的老灶房里,安着小石磨的长条凳上,母亲与我各坐一端,缓缓转动石磨柄,母亲用力推,我用力拉。不时,她用勺子将泡透的糯米舀入磨眼。随着“隆隆”的石磨声,玉乳般的糯米汁缓缓流出磨孔,流进小盆。磨完,母亲将汁水倒入纱布袋,挤去水分,湿润的糯米粉制成了。

母亲又接着制作馅子,先将猪板油撕碎,掺入芝麻粉、红糖等配料,用手抓揉混合,揉搓成小馅子,再取一个糯米粉团,揉圆压扁,放入小馅子,轻轻收口搓圆,一个胖嘟嘟的小汤圆就站在簸箕里。

母亲的动作行云流水,熟练灵巧,看得我们心里痒痒。争着抓起面团,模仿母亲揉起来,可揉出的汤圆要么大得像个乒乓球,要么像个小扁瓜,要么揉出馅子来。

忙活间,大铁锅里的水热气腾腾,翻滚起来。母亲立马将石磨汤圆拂到锅里去。没多久,小汤圆们浮起来,白嫩嫩、光溜溜,就像在温泉里戏水的小罗汉,煞是可爱。“熟啰!”随着母亲一声欢叫,我们抄起小漏勺,一面争着舀到碗里,一面往嘴里塞一个,那滋味香喷喷、甜蜜蜜,仿佛是人间至味。

刚开始,母亲只会烹煮红糖汤圆,但我们嘴刁嫌单调。于是,好学的母亲就买来汤圆烹制书本、食材,学做豆沙汤圆、红枣仁汤圆、肉丁汤圆、菜馅汤圆,我们吃得开心不已。这让母亲颇有成就感,制作石磨汤圆更是劲头十足。

后来,长大的我们到了异乡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巢。每年回家过年,因为工作繁忙,一过元宵节就纷纷离家,这让母亲格外失落。

然而,母亲的执着从未改变。记得前年,元宵节近了,天偶尔晴朗,母亲又细心清洗落满灰尘的小石磨,晾晒早已准备的糯米和配料。我不解而心疼地说:“这笨重的传统制法,早该淘汰了!想吃汤圆,直接到超市去买,多省事!”母亲却头也不抬地说:“你们懂啥,这石磨做的汤圆,糯米的清香不变,哪是机器磨的能比?再说,岁月不饶人,我还能为你们做多少年?”

母亲的话语,平静中流露依恋和苍凉。我抬头看去,心里感动而悲楚。暖阳下的母亲,白发苍苍,身形佝偻,就像时光里的一棵老树,为了儿女的蓬勃和绽放,她耗尽了一生的幸福。

岁岁元宵有深情。一席石磨汤圆,磨制出了元宵的热闹团圆,也磨制出母爱的芳香甜美。

2025-02-08 云南红河 杨丛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6640.html 1 石磨汤圆爱悠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