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第07版:

二十里铺街道

“移风易俗”绘出文明新风尚

■通讯员 王盼盼

近年来,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持续加快移风易俗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更新思想观念,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实现了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宜简约化、民间习俗文明化。

简办红白事

彰显宣教新成色

二十里铺街道江庙村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村民日常管理,制订出台了《江庙村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在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后执行。同时,街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以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群众性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为载体,联合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宣讲队,依托传统节日开展移风易俗微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理念。邀请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落子传承人王纪雷创作了《新风尚》《退彩礼》等作品,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小剧小戏文艺演出、典型解读等多种形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移风易俗之风真正吹入群众心里。

巧用积分制

激活文明新风尚

“前段时间家里老人去世,简简单单办了丧事,村里觉得家里人平时孝顺老人,厚养薄葬,还给增加了美德信用积分,我在这一季度美德信用活动中一共获得27分,这次先兑换一些米面油。”在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郗庄村“积分兑换超市”里,货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面粉、大米、食用油、洗洁精等各种生活用品,下面标注着信用分值,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积累的积分进行实物兑换。辖区各村根据实际,制定了详细的积分规则,对居民在移风易俗方面的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在郗庄村公开栏中,可以看到张贴的积分表,通过这些具体的积分项目,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文明新风尚。

办好民生事

擦亮厚养新底色

“环境好,伙食好,我今年81岁,这一顿饭有荤有素才3块钱,价格很实惠。”在二十里铺街道江庙村“悦享小院”老年食堂中心,姜大爷称赞道,“一个人在家吃饭总是凑合,在食堂吃饭很热闹,可以边吃边聊,饭菜比家里做的香多了。”像江庙村这样的食堂在整个二十里铺街道已有三家,对于老年人来说,吃得饱、吃得好,更要有温度。在菜品方面,老年食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和营养需求,每日提供丰富多样、荤素搭配的菜品可供选择。在解决老人吃饭问题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使其成为集就餐、休闲、移风易俗等于一体的凝聚乡风文明的活动阵地,让辖区老年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推动了全辖区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树立了文明新风尚。

2025-02-12 二十里铺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6918.html 1 “移风易俗”绘出文明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