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怀揣着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去探寻峄山那藏于霜雪之下的自然与人文之美的。
峄山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2公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104国道及京沪铁路在其东侧穿行,京福和京沪高速铁路于西侧静卧,交通的便利仿佛是大自然发出的诚挚邀请,让慕名而来的人,可以毫无阻碍地投入它的怀抱。
踏入峄山,最震撼的是那漫山遍野的奇石,它们或立或卧,或聚或散,宛如天地间一场宏大的棋局,每一颗棋子都有着独特的造型与故事。峄山素有“岱南奇观”“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山中 “怪石万垒,络绎如丝”,那一片片花岗岩巨形石蛋群、奇异的石林与各种天然群雕,在冬日略显萧瑟却澄澈的阳光下,越发显得玲珑剔透,神奇秀灵。
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前行,洞窟便在不经意间出现在眼前。这些洞窟遍布山体,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宝藏盒子,等待着人们去开启、去探索。它们有的幽深狭长,走进其中,仿佛能听见岁月的回声,那是往昔的风在洞壁间留下的低吟;有的开阔敞亮,阳光从洞口洒入,映照出洞壁上岁月斑驳的痕迹,仿佛一幅幅天然的壁画,诉说着曾经的故事。洞窟与奇石相互映衬,构成了峄山独特的地貌景观,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创造力。
峄山的泉水,在冬日里少了几分灵动与喧哗,却多了一丝静谧与内敛。那潺潺细流,从石缝间渗出,沿着山势蜿蜒而下,似一条银色的丝带,为这略显清冷的冬日山峦增添了几分温润。偶尔结成的薄冰,像是给泉水披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铠甲,折射出别样的光彩,宛如大自然打造的精美艺术品,让人驻足观赏,又生怕惊扰了这宁静的美好。
而峄山的石刻,更是一部烙印在山体的史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存的300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历经风雨洗礼,依然清晰地展现着往昔的辉煌。孔子、孟子、秦始皇、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他们用笔墨在石上写下自己对峄山的赞美、感慨与思索。
抚摸着那些石刻上的字迹,仿佛能感触历史的脉搏,千百年前文人墨客站在此处,面对这奇山秀景时内心的澎湃与豪情。那一笔一划里,有孔子周游列国时传播仁爱的初心,有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俯瞰山河的壮志,有李白醉酒当歌时挥洒的诗意,有杜甫忧国忧民深沉的喟叹,更有苏东坡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这些石刻,让峄山不仅仅是一座自然的奇峰,更是一座文化的高峰,闪耀着璀璨的人文光辉。
峄山的神话传说,更为这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面纱。在冬日的山间漫步,听着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仿佛能看见神仙们在云雾中穿梭嬉戏,能听见他们的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荡。这些传说如同山间的云雾,萦绕在每一个角落,让峄山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让人沉醉其中,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图为峄山霜雪景观 ■峄山景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