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刘创 李雷)鱼台县以建强离退休干部党员志愿服务团为有效抓手,积极构建基础链、服务链、人才链“三链融合”发展模式,引导老干部志愿者在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释放银龄动能。
优化组织建设,筑牢团队发展“基础链”。实施“本色家园·稻花香”志愿服务计划,选聘15名党性强、威信高、乐于奉献、有较强组织能力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志愿服务团队牵头人,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管理志愿服务活动事务,形成县级“1+5”“服务团+服务队”工作体系。用好用活10处社区离退休干部共享活动站基础设施资源,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文化“两创”传承展示等主题,组织社团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推动形成“报到进社区、活动靠社团、奉献在社会”的良性互动局面。注重发挥老干部文艺社团志愿服务队、传统文化服务队等队伍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情景式、沉浸式文艺党课创作。由老干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本土红色情景剧《永恒》,荣获山东省离退休干部“银龄舞台”文艺党课展播活动铜奖。
聚焦作用发挥,延伸基层治理“服务链”。依托社区老年学堂和镇街老年学校,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员志愿服务团队活动场所21处,分类设置老干部“说事拉理”工作室、舞体排练室、心理疏导室等6类功能室,提供开放式、预约式、菜单式“订制”服务,满足老同志差异化需求。放大“美德+文化”志愿服务结合效应,在传统节日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志愿服务团队与社区青年志愿者开展“青银结对”活动,去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展演12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2.1万人。选拔推荐以文艺社团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召训为代表的238名退休干部担任小区楼长、单元长,聚力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办好“身边小事”、打造“熟人社区”,引导老干部当好“社区与居民、物业与居民”间的“桥梁纽带”。
突出成果转化,汇聚银发资源“人才链”。按照“忠诚、热爱、干事、担当”选拔标准,梳理登记在文学、艺术、信息技术等方面有专业特长的225名老干部,纳入专业人才库,通过选优配强志愿服务社团带头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优势,组织老干部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老干部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队等70余名成员深入挖掘历史人文遗迹,累计编著130余万字的《古镇谷亭》《文化罗屯》《魅力张黄》等“走进孝贤故里”系列丛书5部。协助镇街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先后成功打造清河镇杞柳产业文化展览馆、演武坡村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王鲁镇“稻梦水韵”和王庙镇旧城海子游学基地等“五馆一园一村两基地”,为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增添银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