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人民医院 路广才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直肠癌的防治手段也在不断完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最新的直肠癌防治知识。
高危人群需警惕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直肠癌的风险会增加,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上升。有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至4倍。此外,长期吸烟、酗酒、偏好红肉及加工食品的人群,以及肥胖、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格外警惕。驾驶员等久坐职业人群也是高风险群体。
此类症状别忽视
直肠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尽早就医。
1.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如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2. 便血或大便颜色发黑(注意与痔疮区分)。3. 排便不尽感,总有便意却排不干净。4.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贫血乏力。
筛查按照新标准
早期筛查是防治直肠癌的关键。最新指南建议:
普通人群应从45岁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起进行筛查,每3年一次。
新型粪便DNA检测技术准确率突破90%,可作为辅助筛查手段。
治疗取得新进展
直肠癌治疗取得多项突破:
1. 早期患者: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让手术更精准,创伤更小,保肛率显著提高。2. 中晚期患者:PD—1免疫疗法联合靶向治疗,使5年生存率提升至60%以上。3. 基因检测技术普及,实现真正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科学预防“三字经”
预防直肠癌要牢记“三字经”。“吃”得对:多摄入膳食纤维,少食红肉加工食品;“动”起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查”及时:定期体检,高危人群要加密筛查。
重要提醒:Ⅰ期直肠癌治愈率超过90%,但Ⅳ期的五年生存率不足20%。出现可疑症状时,千万不要拖延,务必及时就医。请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直肠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