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安琪
梁山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打造“知‘新’人”第一书记移风易俗工作品牌,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多维宣传、群众参与的移风易俗新路径,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乡村文明之魂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党建引领让“文明种子”落地生根
在赵堌堆乡翠屏家园社区,省科协派驻第一书记在黄河滩全民健身中心安置LED大屏,循环播放移风易俗宣传微视频,在社区广场精心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移风易俗主题长廊、彩绘墙等示范点位,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各驻村第一书记结合帮扶村实际,协助村两委创新打造移风易俗“星火领航”工作品牌,以红色星火点燃文明新风,持续优化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体系。推动建立“党支部引领、实践站牵头、自治组织推动、村组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每月定期为村两委、红白理事会成员开展一次移风易俗专题培训。把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内容,带动广大群众转变观念,破旧俗、立新风,推动形成党风带民风、民风促党风的良好局面。盘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各类阵地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
示范带动让“文明新风”劲吹大地
在寿张集郭楼村,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建立“先锋指数+文明积分”评价体系,打造美德文明积分超市,将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整治等内容纳入积分范畴。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洗衣液、雨伞、毛巾等生活用品,实现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具体化、实物化,为乡村振兴提供道德滋养和精神动力。
组建“余音绕梁”第一书记宣讲团,并成立专业宣讲分队,围绕惠民政策、移风易俗等领域或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宣讲。协助帮扶村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党员干部、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加入。在喜事办理过程中,根据群众需求提供“第一书记致贺词”“文明迎亲队”等服务,有效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四德人物”“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树立身边典型,全面提升“榜样力”,带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群策群力让“文明之花”遍地绽放
健全优化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积极动员有威望、有影响力、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加入其中,推行“喜事新办不攀比,白事简办不迷信”,群策群力摒弃陈规陋习。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村情民意,将孝老爱亲、邻里守望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对喜事新办、葬事简办、厚养薄葬等加以规范,让红白事办理有规可依,推进移风易俗向深处扎根,让乡风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