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琨 鲍童
实习生 王雅琪 摄影报道
杏花吐蕊、桃花如云、牡丹争艳、流苏飞“雪”……烂漫春光中,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近来,我市赏花热度持续攀升,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奔赴这场与春天的约会,在花海中观赏美丽风景,沐浴春日芬芳。
傍晚,漫步高新区洸府河边,盛开的桃花沿河岸绵延舒展。粉嫩的花瓣层层叠叠,花瓣纷纷扬扬坠入河中,随波流转。河岸边游人如织,不少汉服爱好者穿梭其中,为这春日美景增添了几分古韵。
前些日,嘉祥纸坊镇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海备受瞩目。微风吹过,花浪翻涌,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置身其中,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空气中浮动着清甜的蜜香,令人心旷神怡。
任城区安居街道的四季牡丹园同样热闹非凡。园中牡丹、芍药迎来盛花期,红的似火、粉的如云、白的胜雪,五彩斑斓。园中小径蜿蜒,如同金丝般将各色牡丹串联起来。攒动的人群化作点点彩墨,点缀在这绚丽的画卷之上。
“天气晴好,我们三五好友便相约到此踏青、赏花,细嗅这春日芬芳。”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年春天都会带上家人朋友到近郊游玩。大家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会到周边品尝乡村美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氛围。
春日美景不仅愉悦了人们的身心,还推动着当地文旅市场释放消费潜力。全市各区县抓住“赏花”机遇,纷纷开展“花”式营销,积极构建“赏花+”的多元消费场景,为“赏花经济”持续注入活力,也为激活乡村文旅产业澎湃“花样动能”。
“游客多了,消费活了,营收多了!”曲阜市石门山风景区脚下的国庆笨鸡店经营者李国庆感慨道。在“山花节”期间,他的餐馆日均营业额达到平常的2倍以上。
4月15日,曲阜石门山蜗牛谷景区迎来了第九届“山花节”。此时的石门山景区,漫山紫藤、槐花、牡丹、芍药、山楂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曲阜市为放大“赏花经济”效应,深入挖掘文化促消费潜能,积极探索“运河大集+”品牌活动模式。吴村镇三月三庙会、防山镇“首届乡村梨花节” 等活动相继成功举办,推动乡村手造、农耕体验、田园踏青、生态旅游、民俗体验、生态休闲等活动融合发展,为曲阜文旅市场的繁荣注入了新活力。
嘉祥县也在“花经济”上持续发力,将其增点延线,打造了紫云山、原乡左岸、九顶山、隋庄等13个赏花点位,并推出6条赏花踏青主题精品游线路。同时,精心策划了“赏花+美食”“赏花+研学”“赏花+文创”等活动,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把单一的赏花活动与相关产业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拓展“花经济”的覆盖面,激发乡村旅游消费活力,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邹城市则巧妙整合桃园周边村庄闲置农房,打造精品民宿,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美景、品美食,感受乡间野趣。摄影打卡、非遗体验、桃木加工等多种旅游业态蓬勃兴起,带动了周边餐饮、土特产销售,有力地推动了“农文旅”协同发展。
“赏花经济”远不止于单纯的赏花。以牡丹为例,牡丹根可入药、籽能榨油、蕊可制茶、瓣能提露……任城区安居街道看准这一商机,精心打造牡丹深加工产业,成功将鲜花的“颜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目前,安居四季牡丹园种植规模已达200多万株,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4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一束花,照见了经济活力,也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鲜花里,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浪漫的生活情怀;鲜花背后,是蓬勃发展的产业,是百姓增收的致富路;围绕着鲜花,形成了消费热潮,带动了市场的繁荣。“赏花经济” 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乡村文旅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活美好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