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席敏 刘楠)为充分调动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泗水县创新“人大代表+人民调解”模式,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圣水峪镇人大组织镇域人大代表主动下沉一线、联动多部门协同发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切实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创新机制凝聚合力,织密矛盾排查网络。以人大代表进网格活动、每月25日人大代表公开接待日活动为抓手,构建“网格化+常态化”矛盾排查体系。人大代表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村居,“零距离”走访、“面对面”沟通,全面摸排土地纠纷、邻里矛盾、劳资争议等隐患问题。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发现—介入—化解”全流程跟踪机制,确保风险隐患早预警、矛盾纠纷早介入,形成“排查无盲区、处置无延迟”的治理闭环。
分类施策精准破题,提升矛盾化解质效。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行业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的优势,采取“一案一策”工作法,对具备调解条件的纠纷,通过实地走访、倾听诉求、释法明理等方式找准症结,多角度劝导当事人达成和解;对暂不具备条件的纠纷,则注重政策解读与情绪疏导,引导群众依法维权,避免矛盾激化。开展工作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件,调解成功率100%。
强化监督闭环管理,巩固矛盾化解成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到定期回访工作中来,对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通过实地走访、微信、电话等方式关注案件后续发展动态,防止矛盾纠纷复发。同时,对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的纠纷案件,定期开展专项监督,确保矛盾纠纷化解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