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华(梁山)
小时候,每到放年假的时候,赶集就成了最期盼的事。赶集,除了跟着大人买点年货,还要顺便喝碗绿豆丸子汤。
卖丸子汤的锅就支在集市中心,两口大锅毗邻摆开,里面煮着鸡架猪骨汤,汤咕噜咕噜地开着,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丸子在其中上下翻滚。另一口锅里是油,一位挽着袖子的老厨师站在油锅旁,左手从面盆里抓起一把绿豆粉和红心萝卜馅调成的面,使劲一挤,右手食指熟练地一勾,一个个丸子便断线珍珠般不停顿地滑进锅里,上下几个翻滚,黄里透焦的绿豆丸子就出了锅。老厨师不紧不慢地把炸好的丸子倒进第一口锅里,丸子在汤锅里翻滚时,空气中立刻弥漫开一股浓浓的香味,引诱着过往行人。起碗的时候,将外焦里嫩的丸子捞到碗里,撒上葱花,添上芫荽,浇上辣椒油,淋上芝麻酱,滚烫的汤水一沏,香味真是扑鼻而来。
喝丸子汤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哪怕你的碗里还剩有一个丸子,就可以免费添汤。当然,照例会像舀第一碗一样,放上辣椒酱、胡椒面、芫荽……所以,即使只花了一碗丸子汤的钱,照样能喝到肚饱腰圆。
集市附近很多的老年人都养成了习惯,每天早晨要喝一碗丸子汤,配上热乎乎的烧饼或是油饼,这一天才算正式开启。绿豆丸子汤的老味道,是美食,也是传承,是故事的接力,是岁月变迁中无法抹去的家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