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宗藩听说后,去找张光中和郭子化,解释自己曾经自首的原因,希望党组织能理解他是在被欺骗的情况下犯下的错误,允许他再一次出来为党工作。郭子化、张光中考虑到苗宗藩愿意革命,态度真诚,就同意他可以作为一名特殊党员使用,但并没有明确恢复他的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他本来是没有权力去发展党员的,但当时正是用人时期,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郭子化、张光中让他作为党组织的代表去考察郭影秋,并同意他发展郭影秋入党。
苗宗藩听到郭影秋说话这么坚定,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这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一定很难,很难,不过我相信你,永远不会辜负你今天的誓言!”
果不其然,就在郭影秋加入党组织后不久,郭影秋就经历了他第一次大的考验:他被捕了!
起因是张光中发展的一个党员出事了!张光中在微山湖东岸的夏镇发展了一个叫姜友吉的小商贩入了党,让他负责湖东、湖西党的联络工作。1936年4月,姜友吉被捕了,他受不了敌人的威逼利诱,叛变了革命,领着抓捕共产党员,这对苏鲁豫皖特委和湖西、湖东党组织构成了极大威胁。张光中和张新华等人秘密商量好了一套方案,他们持枪来到夏镇,趁姜友吉在泰山奶奶庙会看洋片的时候,突然出击,将其击毙在了大街上,除掉了这个叛徒。枪声一响,庙会立刻乱了套,人们惊叫着四散逃离,趁着大乱,张光中和张新华等人也逃离了现场。
但是,这一事件却惊动了国民党徐州党部的高度警觉,引来了他们的强烈报复。1936年6月,国民党沛县警备队配合徐州保安团,对共产党员和群众进行大逮捕,先后捕去100多人。郭影秋和“小老头”苗宗藩、“豁嘴李”李公俭、“湖上飞”张新华等人被以“共产党重大嫌疑犯”关押在沛县监狱。之后,郭影秋、李公俭又被提升到徐州监狱服刑,张新华被关押到南京监狱。被关押的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狱中受尽了各种酷刑,党组织策划组织营救和监狱暴动,沛县中学的一些学生在张广涵、王林岗等学生领袖的带领下,还进行了罢课和游行示威,可惜都没有成功。
郭影秋在狱中多次受审,不管审问者如何威胁利诱,他就只回答“我不是”“不知道”两句话。敌人恼羞成怒,把他吊起来,用皮鞭狠命地抽打,再猛然松开绳子,将他从高处突然坠到地上,直至郭影秋被折磨得昏死过去。国民党特务还利用一些学生叛徒到狱里来劝诱。郭影秋坦然地对这些学生说:“你们不用给我攀师生关系,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我也没有什么可交代的,如果要枪毙就不用说了,如不枪毙,我就准备把牢底坐穿!”
这100多天的牢狱生活锻炼了郭影秋,他认为,坐过牢的人,生死都已经置之度外,以后在革命生涯中再遇到什么苦难和煎熬,就什么都不用怕了。他在监狱里写了两首《狱中作》的诗:
其一
忧时惯作不平鸣,
心定何烦草木惊。
试把铁锥敲劲骨,
铮铮犹自有金声。
其二
连年提剑觅仇雠,
身陷囹圄恨未休。
打掉门牙肚里咽,
英雄宁死不低头。
此时的郭影秋,已经从一个微山湖边佃户家的穷小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了。
第五章 中共苏鲁豫皖特委
郭影秋的妻子凌静是上海人,说话呢喃婉转,外表柔柔弱弱,但是为了营救丈夫出狱,一个人穿着旗袍在举目无亲的徐州四处奔走。她知道徐州民众教育馆馆长赵光涛对郭影秋很好,二人还是写剧本的文友,于是,她找到赵光涛,哭着祈求他出面作保,搭救丈夫郭影秋出狱。
赵光涛积极出面斡旋,加上敌人也没有查到郭影秋与夏镇姜友吉被杀事件的联系,郭影秋就被放了出来。
这时候,徐州又成立了一个农民生活学校,是为国民党培养基层农村干部的,正在招聘人员。郭影秋应聘来到这个学校,担任教导主任。随着日寇离徐州越来越近,徐州农民生活学校的校长吓得跑到西安去了,郭影秋就成了这个学校的实际负责人。
一天,中共苏鲁豫皖特委的张光中领着一个身穿长衫、走路歪歪倒倒的人到学校里来找郭影秋,这个男人脸色煞白,不停地咳嗽,痰中还带着血丝,应该是一种很严重的痨病。
张光中告诉郭影秋:“今年春天,特委书记郭子化书记去了一趟延安,向党中央汇报了苏鲁豫皖特委的情况,中央认可了我们苏鲁豫皖特委,并对我们在与上级断绝联系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坚持斗争给予了表扬。现在,江苏、山东、河南省委在上一轮的革命暴动中都被破坏了,河南省委在恢复中,因为陕北离我们太远,指导工作不方便,我们苏鲁豫皖特委有个‘豫’字,河南东北部的永城、虞城县也属于湖西地区,中央就把我们划归河南省委了,河南全省有党员460多人,而我们苏鲁豫皖特委就有300多人,占到河南省委管辖党员人数的三分之二,因此,新成立的河南省委对我们很重视,派出刘文同志作为特派员来指导工作,能否让刘文同志藏在你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