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第03版:

伟大建党精神在新征程中的时代意蕴

■常秀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在新征程中的时代意蕴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需要。

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它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伟大建党精神源自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认知和信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每一个阶段都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度。这种验证、深化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使我们更加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践行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内核。

伟大建党精神秉承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追根溯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由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决定的。回顾历史,我党之所以历经百年仍旧风华正茂、历经诸多磨难仍然生生不息,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忠心赤胆、以身作则、勇往直前,牺牲小我、成就他人、实现理想,才塑造出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因此,伟大建党精神为党的初心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信念支撑。

伟大建党精神蕴藏澎湃的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畏艰难险阻,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自觉承担起救亡图存和实现复兴的历史使命。一百多年来,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党的血脉之中,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没有强大精神及精神所激发的磅礴力量,再好的蓝图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新时代必须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付出我们的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只有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不断从党的伟大精神中汲取丰厚滋养和精神支撑,才能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才能坚定信心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把握方向,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

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真挚的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坚如磐石的信念和融入血脉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深刻指出:“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党性源于人民性,人民性体现党性,二者紧密相连。新时代只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全过程,才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引领人民群众更加坚定地支持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只有将理论认同转化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行动自觉,才能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党校)

2024-04-2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8855.html 1 伟大建党精神在新征程中的时代意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