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是从很小开始的。
那是一个逢集的日子,我第一次随父亲赶集。路过一个书摊,我的眼光落在那些小人书上,就再也离不开了。见我这样,平日节俭的父亲,竟然颇为情愿地给我买了一本。从此,只要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愿望,我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买书,父亲也从不吝啬。无数次的买书、看书经历,让我有了一种认知:我是喜欢读书的。
很多时候,在满山遍野疯闹的小伙伴中,就少了一个瘦弱的身影。在青枝绿叶摇晃的窗前,却多了一个读书的小孩。
我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那是一个暑假,我和表弟在湖边玩,竟然发现一方小小的书摊。在一堆横七竖八的书中,我挑了这本。回到家,我就如饥似渴地读着,仿佛成长道路上,有了孙少安、孙少平兄弟,有了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奋斗者一路同行,我便也拥有了意气风发的青春。
长大后才发现,那其实是一本盗版书。但是,书中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又那样真实、清晰地印刻在我的心中。多年后,为弥补心中遗憾,我买了两套正版《平凡的世界》,一套自己阅读收藏;一套送给了我的表弟——那时他已上初中,和我当初一个年纪。
我在一个僻远的乡村教书。山中日长,除了上课,大把的时光好像被困在了山坳里,无处消遣。不知是被绵延的群山吓住了,还是被富裕的时间迷惑了,无所事事,就每天晚上和同事打牌。
一天傍晚,我急匆匆出门,却见慈祥的姚老师正候在门外,“看你无聊得很,这本书你拿去读吧。”我一看,是一本很旧的《红楼梦》,被他宝贝似地捧着。
我这才想起,姚老师喜欢读书,经常戴着老花镜在窗下看书。也猛然想起,我也是喜欢读书的。那一刻,我既惭愧又感激,默然接过书,返身钻进了屋里。
接下来的每个夜晚,我就在那个阆苑琼楼般的大观园里游走称奇,在那个钟鸣鼎食的纸上王国里流连叹息。窗外,陪伴我的,还有无言的大山、聒噪的稻蛙、萧萧的风雨。
后来,我又喜欢上了《读者》。每期都买,数年下来,积攒了满满几纸箱。课堂内外,我常给孩子们读那些优美的散文,讲那些感人的故事,以及醍醐灌顶的人生哲学。孩子们特别喜欢,我也乐得来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纸箱空了,但孩子们用眼神告诉我,他们的内心更丰盈了。
我喜欢读书,是从很小时候开始的。那么,这种喜爱将终于何时?我想,就像三毛说的那样:我喜欢,将读书当作永远的追求,甘心情愿将余生的岁月,交给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