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8月7日讯(记者 宋娜)今天,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鱼台专场),介绍鱼台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鱼台县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百区千村”三年行动为抓手,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得鱼台县获得了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优秀农情基点县、全省首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全省农业强县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方面,鱼台县依托省现代农业强县项目,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齐头并进;连续成功举办八届鱼台龙虾节,推动了龙虾产业的全面繁荣;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孝贤文化的持续弘扬,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生;滨湖水城的打造,为生态宜居建设树立了新标杆。此外,村党组织的“跨村联建”更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乡村振兴的根基在于产业的蓬勃发展。鱼台县在农业产业的布局上,展现出“东西南北中”共同发力、错位发展的战略眼光。东部水田区发展稻虾共作、藕虾共作,西部旱田区重点发展辣椒、大蒜等经济作物,南部发展西红柿、多肉等“大棚经济”,北部塌陷区发展杞柳产业,中部嵌入式种植毛木耳,形成了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村均增收6万元以上。2024年上半年,6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
尤其引人瞩目的是,龙虾产业已成为鱼台县的一张金名片。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鱼台成功构建了稻虾、藕虾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推动龙虾全产业链快速发展,造就高品质生态农产品,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其他产区10%,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如今,全县生态龙虾养殖面积达13.5万亩,年产量3万余吨,带动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美食消费以及“物联网+龙虾”全产业链条蓬勃发展。
此外,鱼台县还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农业观光的新模式,以农业观光带动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助推富民增收,打造一二三产业长足发展、高度融合新局面。王庙镇便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依托其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农业基础,成功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