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贡献,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责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历史责任,也是推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责任。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找准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路径。深入推进文化“两创”,是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金钥匙”。
深入推进文化“两创”,要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把握精髓,阐发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涵、新价值。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发掘其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元素,才能实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新时代带来新内容。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地域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交相辉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文化流派众多。要坚持“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挖掘,系统梳理文化脉络,开展文化内涵研究,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全面构建具有世界辨识度的齐鲁文化体系,进一步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深入推进文化“两创”,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力。人们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驱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日常生活是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肥沃的土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源。要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式”传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创新融入物质生产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规范、青少年教育等各个方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最大限度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催生新发展动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深入推进文化“两创”,要拓展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秉持开放包容,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各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文明成果,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山东要立足自身优势,加大“请进来”力度,精心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高端国际峰会,做大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重点文化活动影响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让世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同时,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眼于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把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让世界看到中华文明的身影,听到中国声音,扩大中华文化传播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文化“两创”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展现文化“两创”新作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山东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曲阜市委党校 本文系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