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8日
第03版:

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丁旭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实现越级飞升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强调,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数字变革新赛道为引领,始终把数字经济作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不断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使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产业集群,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我市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标杆引领作用。一方面,大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领跑者”,在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利于发挥标杆企业的辐射效应,实现“先转带动后转”的联动效应,推动大、中、小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另一方面,借鉴标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形成低成本、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样本推动大规模民营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此外,在打造产业集群中,通过打造数字化场景,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环境,在标杆企业数据共享、技术扩散的过程中,让中小企业真正“敢转”“愿转”“会转”,从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强化金融支撑,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资金、技术、人力和平台支撑决定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质量。在我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整合企业转型的金融支撑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作用,构建面向民营实体经济的投资基金群,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资金不足的困局。二是加快“设备上云”制度建设,建立企业生产数据征信体系。为减少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破除民营企业融资结构性障碍,我市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备上云联网,保障了企业转型现金流稳定。三是鼓励有影响、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积极介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困局,通过设立创投基金、投贷联动,设立服务平台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持续的投融资支持。

加强要素供给,打造完整生态体系。良好的数字生态体系是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我市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积极打造必要的要素供给,尤其是对数字化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据要素,通过知识共享的方式赋能中小企业,降低转型成本,加强产业链供需对接,提升融合度,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配,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增加企业利润,突显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的成效。

打造人才队伍,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兼具数字技术能力和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人才保障。一是政府推动制定数字人才的认定标准。根据企业对数字化人才需求,政府、企业与高校联合制定数字人才的行业认定标准,开展数字化人才职称评审,推动协会和培训机构等第三方专门负责数字人才资格评定工作,补齐数字人才短板。二是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数字化研究中心,建设数字化实习基地,鼓励基层员工积极参与信息化项目,加强企业员工数字化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数字专业技能与管理能力。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中,充分调动发挥数字化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努力走好“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路子。

当前,我市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实证。但是,只要做到凝聚共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最终必定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用数字化转型焕新企业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本文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项研究阶段性成果)

2024-08-1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9009.html 1 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