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彬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便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与人民解放作为历史使命,而现代化作为题中应有之义则贯穿着党奋斗探索的主题主线。历届党代会报告不仅是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方略的集中体现,更是党对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见证,勾勒出党探索现代化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轨迹。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始于对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党的一大确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的革命纲领。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揭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特殊性,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只有先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党的六大提出“驱逐帝国主义者,完成中国的真正统一”“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政权”。党的七大明确“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目标,强调将实现“中国工业化”作为核心任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以革命实践破局,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的八大结合当时国情,初步规划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即“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这一时期党确立了“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同时将民主法制建设等纳入顶层设计,构建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框架。这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准确把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与物质基础。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三步走”战略,将现代化目标分解为“温饱—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梯式规划。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现代化战略步骤,为进入新世纪我国现代化整体实力跃升发挥了规划引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彰显了我们党将其作为实现现代化“关键一步”的战略考量。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这一时期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体系,构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作出准确判断,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阶段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与重大原则,概括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五大特征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与清晰的实践部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深化现代化理论创新,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体系,实现了从战略谋划到全面实践的跨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本文系2023年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从历届党代会报告看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编号:2023XTN1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