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7日
第03版: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胡亚君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顺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作出重要部署。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运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着力提升立法质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立法需求,把握好重要程度、紧迫程度和成熟程度,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以高质量立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法治保障。另一方面,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坚持源头治理,优化审核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手段,明确审核职责、强化审核责任,构建程序完备、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坚持开门审核,健全公开征求意见制度,细化政府法律顾问、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等参与流程,切实提高审查的专业性和公信力。坚持信息化推动实现全过程流转、全过程监督,不断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质效。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决定》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当前各地都在探索下放行政执法权,要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做到关键两点: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下放管理制度,包括规范下放权力的程序和标准、加强对下放行政执法权的培训和指导等;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督和评估行政执法行为,防止地方政府和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二是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统一执法尺度,明确行政执法底线红线;制定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促使各级执法部门落实内部监督责任;建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检察监督、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的联动工作机制。三是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数字化建设。要通过数字技术丰富执法监督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全方位收集行政执法信息,提升数字化监督效能。

优化行政复议,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决定》指出,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我们要站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高度,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确保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各项规定落地落实,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依法行政决策,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保证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是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任务。第一,必须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第二,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防止把合法性审查当“例行公事”,重审查形式不重审查效果,不能通过领导传批、征求意见等非正式程序规避合法性审查,要通过严格程序要求真正把合法性审查的作用发挥出来。第三,完善行政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对违反决策规定、导致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强化党的领导,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一是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把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二是建立长效学法机制。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党组会议、中心组学习会、网络培训平台等开展常态化学习,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中共邹城市委党校)

2025-08-1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0134.html 1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