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1日
第03版:

微山县第一书记

探索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故梦乐)自2023年本轮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微山县各级第一书记聚焦产业振兴任务目标,通过“帮扶资金撬动、闲置资源盘活、村民共建共享、人才返乡兴业”等举措,探索形成“精准输血—有效活血—聚力强血—培育造血”的递进式发展路径,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从“被动帮扶”向“主动生长”转变。

精准“输血”,以帮扶资金筑牢发展根基。第一书记深入调研,精准把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摒弃粗放投入模式,统筹整合工作队帮扶资金,精准投向具有可持续效益的产业项目。通过组织化建设、产业链延伸和市场开拓,成功将外部资金转化为撬动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南阳镇第一书记集中帮扶资金,建设民宿综合体项目,既为村集体带来持续增收,又打造了古镇民宿新地标;昭阳街道南坝村第一书记利用帮扶资金,建设菊花烘干房,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升级产品包装,打造“菊花茶”伴手礼品牌,通过“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运作,实现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带动2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显著提升了帮扶资金的“输血”效能。

有效“活血”,以盘活资源激活发展潜力。第一书记积极挖掘村集体闲置资源潜力,着力注入文化内涵,搭建销售平台,打通市场渠道,变“沉睡资产”为“发展活水”。驩城镇西田陈村第一书记深度挖掘微山湖地域文化,引入雕刻、烙画等传统工艺,将农家葫芦创新打造为“福禄田陈”文创品牌。同步建设电商直播基地,运营“刘有才(驻村第一书记)”抖音账号,并在线下热门景点设点销售,构建“线上引流+线下展销”的立体营销网络。该项目实现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

聚力“强血”,以共建共享凝聚发展合力。为将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第一书记着力构建“支部引领、村民参与、利益共享”的机制,引导村民以资产资源等方式深度参与,形成紧密的发展共同体。南阳镇渡口村第一书记配合村“两委”,招引实施茶香渔歌项目,用三个月的时间成功动员群众签订130多份鱼池承包协议,对1260亩水面、160亩台面进行高标准、生态化改造升级,池塘用于虾蟹混养,台面种植绿茶、黄茶等优质茶树,带动就业100人,年产值5000余万元。

培育“造血”,以人才回流注入持久动能。依托乡情纽带,第一书记主动对接在外能人,通过提供资源入股、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为他们返乡创业搭建平台、扫清障碍,吸引人才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兴业。南阳镇薛桥村第一书记紧抓“人才回流”机遇,联合村“两委”,以乡情感召在外青年夫妻返乡创办“懒人”坐垫加工项目,网络日均销售300余单,带动4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固定为村集体贡献租金收益,构筑起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造血”系统。

2025-09-21 微山县第一书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2610.html 1 探索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