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的泗河,从源头泉林一路向西,悠悠地绕过故县村,带着菜香和土肥草的芬芳。故县村依旧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青砖红瓦,这里就是一千多年前的汶阳城。
北魏时的故县并不叫故县,也不是一个村庄,而是一座小小的城池,叫汶阳城。因远离京城,天高皇帝远,官匪勾结,欺男霸女,弄得民不聊生。
天长日久,这怨气终于惊动了天庭。玉皇大帝召来众仙道:“各位仙卿,朕感到了一股从民间传来的怨气。这怨气能到达天庭,一定是有极大的冤情,不知哪位仙卿愿去下界察看啊?”
玉帝话音刚落,热心肠的太白金星出班请命道:“启奏玉帝,为臣愿往。”
“好,太白贤卿,速去速回。”
太白金星出了天庭,顺着这股怨气找它的源头。他在怨气最重的地方按住云头,向下张望,见一座城池,城门之上刻有“汶阳城”三个大字。再往城内观瞧,这一看不要紧,把个老神仙气得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连肺都差点气炸了。
原来,太白金星来到汶阳城时,正是城里一天中最乱的时分,那些地痞流氓、地主恶霸全都出来害人。太白金星实在看不下去了,调转云头返回了天庭,向玉帝如此这般禀报了所见所闻。玉帝勃然大怒:“竟有此等怪事,真是岂有此理,此地谁之所辖?”
只见泗河龙王畏畏缩缩地站了出来,“启禀玉帝,此乃小臣所辖。小臣也曾想惩恶扬善,却因坏人实在太多,罚不胜罚。那些善良的人也都渐渐麻木,小臣……请玉帝降罪。”
玉帝把泗河龙王怒斥一顿,命他戴罪立功,将功折罪,“既然坏人太多,好人也变麻木了,那就命你今夜三更时分,把整个城池都翻过来吧。”说完拂袖而去。
龙王一听傻了眼,整个城池都翻过来,那不是全城的人都要丢了性命吗?龙王实在不忍心,可是玉帝之命又不敢不从。于是,泗河龙王想了个法子。龙王有九位龙子,他命龙子们用乌云把天空遮起来,让天早点黑下来,然后他和九个儿子一起给城里的善良人托了个梦:今夜三更,全城毁灭,速速迁移,切莫耽搁!
接到梦的人有的相信了,就急忙趁黑搬家;有的将信将疑,但犹豫一阵后也准备迁走。龙王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命龙子们从汶阳城的西南方向开始向东北方向钻过去,把汶阳城翻过来。
九位龙子领命,开始钻城。虽说汶阳城不大,可是要想把它整个翻过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九位龙子一路钻到汶阳城的东北面,只剩了三条,其余的全累死了。
剩下的这三条龙,使尽最后一分气力,果然把已松动的汶阳城翻了过来,只听得“轰隆”一声,山崩地裂。那些相信的人,搬家早的,都逃过了一劫。将信将疑的那些人,毁城时正在路上,有的逃过了,有的没逃过,一时间哭天喊地。
这一下,又累死了两条龙,最后一条龙想从土里钻出来,可是,只钻出了龙头,就筋疲力尽而亡。龙头化成了一块大石头,那里的土全变成了红色,说是因为龙子们洒下的血染的,土质也很粘。
后来,那些生还的人难舍故土,看到坏人全死光,灾难已过,又都回来了。附近村子的人看到那里闲置大片土地,也慢慢地迁移了过来,人越来越多,慢慢成了一个大村庄。因这里本是县城,就取名叫“故县”。
被龙血染红的地方,取名叫“红石崖”,在夏季电闪雷鸣的夜晚,有人在此看见龙头闪现。
直到今天,红石崖下的大树依旧挺拔,好似在述说着古老的传奇。
正如李白与杜甫在此畅饮时的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