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前往微山湖采风。刚至湖区,阳光裹挟着湖水的湿润扑面而来。当微山湖的轮廓渐渐映入眼帘,一幅宏大的画卷在眼前豁然展开。远处,十万亩荷莲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沉入碧波。
老周早已等在青石板码头,他退休后一直在微山县居住,是出了名的微山“百事通”。老周是摇着木船来接我们的,一番问候,我们踏上了木船。就在船桨划破水面时,惊起几只白鹭,它们振翅掠过芦苇荡,翅尖沾着晶莹的露珠。
刚刚启程,老周便打开了话匣子, “大湖里藏着三百多种水生植物呢,你们看,那粉白相间的荷花是红莲,那边开着蓝紫色小花的叫再力花,水底下还藏着菱角、芡实和睡莲。”随着木船缓缓驶入荷丛,晨雾渐渐散去,荷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银色光芒。
忽地,船头掠过一抹艳丽的红色,竟是几株盛开的睡莲,花瓣如丝绸般柔滑,花蕊上停着一只翠绿色的豆娘。粉白相间的荷花,或含苞待放,花瓣上还带着晨露的晶莹;或热烈盛开,露出嫩黄的花蕊,引得蜜蜂在花间穿梭。蜻蜓点水时,水面荡开的涟漪惊醒了沉睡的鱼群。
“听这鸟叫声,是须浮鸥。”同行的“观鸟专家”李老师轻声提醒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芦苇丛中突然飞起一群鸥鸟,雪白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时而俯冲捕食,时而盘旋嬉戏。
老周如数家珍,“这些年生态好了,连‘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都在微山湖安了家。你们运气好的话,没准能看到。”说话间,船尾突然一阵骚动——原来是三只鸬鹚从水中钻出,喉囊里鼓鼓囊囊装着鱼,黑亮的羽毛上挂着水珠,在阳光下宛如镶嵌了钻石一般。
木船转过一片荷丛,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野生荷花铺展成一片粉色的海洋,从湖岸延伸至天际,与蓝天相接。晨露未晞时,荷叶上滚动的水珠如碎银般闪烁,微风拂过,荷叶翻卷出翠绿的波浪,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语。夕阳西下,成群的候鸟掠过荷莲,翅尖轻触着湖水,激起一圈圈金色的涟漪。
我们的船停靠在渭河村里一个住家的船边,七十余条木船首尾相连,船头挂着红灯笼,船尾晾晒着渔网,宛如一条浮在水上的街市。渭河村在微山湖腹地,渔民出门大都以船代步。在这里,一条条屋船连接成颇有特色的湖中街。
这家主人热情地端出一壶荷叶茶,斟入杯中,茶汤清绿,飘着淡淡的荷香。他的船上摆着各种微山湖特产,莲子羹用青瓷碗盛着,上面漂着几瓣桂花;菱角米炒得金黄,散着诱人的香气;用芦苇叶包的微山湖咸鸭蛋,切开后红油直淌,让人食意大动。
夜幕降临,微山湖上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清辉,荷花与荷叶在月色中影影绰绰,宛如披上了薄纱。湖中蛙鸣阵阵,与远处的虫鸣交织成秋夜的交响曲。萤火虫们从芦苇丛中飞起,如流动的星辰,在荷间穿梭,恍若梦幻的色彩。
我们乘着月色划入荷莲深处,船桨轻摇,惊起几只夜栖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掠过水面,消失在夜色中。空气弥漫着荷叶的清香与荷花的芬芳,此刻的微山湖更多了几分宁静与神秘。
老周关掉船上的灯,让我们完全沉浸在黑暗里。眼睛渐渐读懂了夜色,竟能看见银河横跨天际,仿佛触手可及。
翌日回程时,湖面笼上了一层薄雾。回望那片湖水,闻那沁人心脾的荷香,仿佛又见千万朵荷花轻轻摇曳。这满湖清荷,如同无数只手在向我们挥别,又似叮嘱再次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