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琼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以党建为引领,将统战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中统筹安排,形成了“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模式,是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群众”多元因素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顶层设计的共治共享模式
兖州区将统战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从顶层设计上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实施方案,在制度文件中明确统战工作内容,推动街道设立统战委员、社区设立统战联络员,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职责任务,确保基层统战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对于具体工作的安排落实,以区委的名义制定文件,确保统战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实现群众诉求闭环收集办理,从顶层设计上建构共治共享体系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内容。
构建“一核”引领的三级联动体系
兖州区构建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及时调整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要求各镇街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具体负责统战工作,形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网络。统战工作三级联动网络与“区委—镇街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这一党建三级联动网络相互契合,构筑了横向“党建+统战”相互促进、纵向“区—镇街—社区(村)”相互联动的“党建+统战”三级联动工作体系。
构建“多元”合作的阵地体系
在“一核”引领的三级联动体系下,根据统一战线人士性质特点、年龄结构、工作领域等内容进行充分整合,联合基层党建阵地、社区治理机构,建成“一核”引领下的“多元”构成的复合阵地。目前已建成10余个党建联盟、“同心苑”“三工党建联盟”、海外联谊会、欧美同学会、特色民族之家等,确保区内统战工作有阵地、党外人士联络有平台、统战党建与社区治理可沟通、工作活动有抓手、意见反映有渠道,从实体上推进“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模式的落地。
构建“共治共享”的作用发挥途径
一是积极做好宣传,为筑牢社会治理思想根基贡献力量。统一战线人士深刻响应党的号召,在基层社会中起到了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员的作用。如民主党派基层支部(支社)运用与社区共建的“同心苑”阵地坚持同心学习,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开展学习和讨论,展开针对性的解答和辅导,将党的大政方针和社区治理的新理念从思想上对接群众头脑。二是积极建言献策,为提升社会治理提供妙方良策。区内统一战线人士结合党派界别、统战团体特色,立足自身工作实际,持续运用在党的领导下与社区共建的各种平台,在社会治理的一线发现公共事务的缺位、民生重点的不足,以问题为导向深挖分析,提出专题意见建议,助力区内社会治理水平提升。三是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拓宽社会治理的民生半径。运用合作建成的各类阵地,积极引导统一战线人士运用教育、医疗、民政、法律、创新创业等工作和资源优势,为社区居民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打造爱心义诊室,对社区老年人定期开展血压测量、问诊服务、常见老年病科普宣传,对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举办暑期小课堂,在端信书屋针对社区中小学生开展书画技巧讲解、科学知识普及、历史人文讲座等,让孩子们既动脑又动手,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开展健身培训,把社区居民领进“小广场,大文化”活动中,在健步走中陶冶情操、加强沟通、融洽关系,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 本文系2024年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项研究成果】